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在宁闭幕

时间:2024-06-16 10:52 网址:www.zhanhome.com 编辑:会展之家
内容摘要:轨道交通是装备制造业中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最丰富的门类之一,产业拉动效应达1∶5。一列车,往往牵引着一条长长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以一列动车组为例,4万多个零部件,涉及20余个省份的配套企业。 6月15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
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在宁闭幕
 
轨道交通是装备制造业中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最丰富的门类之一,产业拉动效应达1∶5。一列车,往往牵引着一条长长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以一列动车组为例,4万多个零部件,涉及20余个省份的配套企业。
 
6月15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落幕。展会展示面积达72000平方米,500余家海内外参展企业同台亮相。在这里,一“车”不仅链接了千企,也链接起全球市场机遇、合作伙伴,助力轨道交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链机遇——持续“上新”,展会“溢出”新市场
 
“马上就有一场新品发布会。”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指着会场的日程表说。
 
在4号、5号展馆连接处的5A区,2024年南京轨道交通产业招商推介会甫一结束,工作人员还在布置会场,准备参加接下来2024年城轨新产品(技术)发布会的观众就已经涌入会场,抢占前排区域。
 
FEDIS(轨道车辆全电驱融合系统)全球首发仪式、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车)发布会、山海大模型多模态智慧客服屏发布、浪潮绿智融合通信与城轨大模型发布……众多的新品发布会“嵌入”展会,各参展商竞相将展会当作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展示企业竞争力,展会变身创新创造“演武场”。
 
而在展会上, 溢出效应也日益显著。
 
“以前,车站里的卷帘门、电扶梯、空调、闸机、照明每天都要靠人工到每个系统跟前去操控,如今使用智慧车站管控系统后,坐在控制室里就能一键远程操控,单人耗时就能缩短30分钟,既省时间又省人;这个是我们的通信智能运维系统,能实时采集系统的数据信息,以前都是设备坏了才送去修,现在能够及时了解情况,抓前端、治未病……”
 
一口气介绍完,趁着咨询者提问的间隙,南京轨道交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开东迅速拿起一瓶水,喝了几口。
 
作为中国电科所属企业,参展的几天中,该公司展位前咨询的人“你方问罢我登场”。展台上摆放的宣传页一上午已经“见了底”,3张小圆桌的周围都围坐着至少3个人。记者采访时已经接近下午1时,工作人员才匆匆扒几口饭。
 
链伙伴——“老外”扎堆,全球爱上南京造
 
中建三局展位现场,负责混凝土振捣和振捣后整平的一对“孪生兄弟”混凝土智能作业机器人,引来多位参观者驻足。
 
人群中,前来寻找施工方的巴西商人罗尼认真地用手机拍摄了视频,并特意从前台拿了一张负责人的名片。“参加展会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展会在采购高质量产品、发现新供应商和探索潜在合作伙伴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罗尼说,“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超乎想象。”
有些信息参考自会展之家网(https://www.zhanhome.com/)
过去,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施工都是通过传统人工作业方式,由于轨道空间狭窄、施工作业面受限,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投入多。这款机器人投用后,首次参数设定后就能自动完成后续规定范围内的作业任务;遇到障碍物时,还可以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功能,既保障了施工作业安全,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据粗略估计,至少可节省人工费用40%、缩短工期30%。
 
会场外,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动车组、南京9号线一期地铁车辆、导轨式胶轮智慧捷运系统(RRT)、消防移动展示中心等实车展示区也分外热闹。
 
记者进入车厢内发现,这里的参观者外国人居多。他们一边查看产品细节,一边快速用各种语言交流。
 
“近年来,南京轨道交通海外市场发展迅速。”位于南京经开区的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朝富表示,“‘南京造’正在跨越山海连通世界。”
 
近5年,该公司新签海外道岔项目近4000组,合同额超9亿元,产品远销泰国、印度、印尼、菲律宾、南非等32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近年招聘人才时,专门储备了一批懂外语的机械、自动化等理工专业人才,如今团队中不少人已习惯了“飞全球”,海外出差短则4个月、长则半年,脚步遍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链发展——展后“转场”,展商变成投资商
 
展会期间,“乘坐装载南京造制动系统高铁来南京、南京造地铁到会场”成为很多参展商的难忘经历。
 
从康尼机电车门系统到浦镇海泰公司制动系统,再到南高齿的轨道车辆齿轮箱……全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近200家,覆盖研发创新、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供应运维等主要产业节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全链条生产运营能力的城市,2023年产业营收规模已超千亿元。
 
南京有着110多年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铁路建造的发展历史,中车浦镇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成立的浦镇机厂。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轨道交通整车基地,南京的轨道交通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因此,当为期3天的展会结束,展商、观众却意犹未尽。记者注意到,有一部分参展商在展会刚落下帷幕时就忙着“转场”——展会上认识的南京企业伙伴,到了“家门口”,一起相约到“家”里坐坐、工厂里转转、会客室聊聊。
 
“南京是轨道交通产业重镇,很多上下游合作伙伴邀请我们到南京落地。”来自上海的一家传感器制造企业负责人徐奕在参展后特意改签了机票,“南京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等一批研发创新平台,趁着这个机会,考察一下环境。”
 
还有一些参展嘉宾终于闲下来,有机会一睹城市景观。
 
“这是我第一次到这里,真是太美了!”泰国参展商巴颂·乍仑蓬站在秦淮河上眺望夜景时不由得感叹,“过去3天,我一直待在展馆里谈合作,这次终于有机会游玩一下,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谈起合作,他兴奋起来:“我查了一下资料,以南京为中心的放射状市域(郊)轨道逐渐成网,总里程近3000公里,宁句城际、宁滁城际(滁州段)先后开通运营,周边市场容量巨大,这一次展会上我发现了很多潜在客户。”

扫码咨询-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组委会微信二维码
免责申明:
因为本网站的信息内容都是采编自网络或是其他用户投稿,信息内容我们编辑部会先审核一遍,但我们并不能100%保证内容信息正确,如您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网站工作人员,热线:400-600-2281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zhanhome.com/hyxwzx/2024061613705.html

签约展商 更多>>

会展之家微信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投诉更正 | 预定展位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C) 2020-2024会展之家网 www.zhanhom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11685号,400电话:400-600-2281
深圳市东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办公地址: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华荣路鹏腾达工业园六栋
回到顶部
会展之家
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在宁闭幕
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在宁闭幕
 
轨道交通是装备制造业中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最丰富的门类之一,产业拉动效应达1∶5。一列车,往往牵引着一条长长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以一列动车组为例,4万多个零部件,涉及20余个省份的配套企业。
 
6月15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落幕。展会展示面积达72000平方米,500余家海内外参展企业同台亮相。在这里,一“车”不仅链接了千企,也链接起全球市场机遇、合作伙伴,助力轨道交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链机遇——持续“上新”,展会“溢出”新市场
 
“马上就有一场新品发布会。”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指着会场的日程表说。
 
在4号、5号展馆连接处的5A区,2024年南京轨道交通产业招商推介会甫一结束,工作人员还在布置会场,准备参加接下来2024年城轨新产品(技术)发布会的观众就已经涌入会场,抢占前排区域。
 
FEDIS(轨道车辆全电驱融合系统)全球首发仪式、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车)发布会、山海大模型多模态智慧客服屏发布、浪潮绿智融合通信与城轨大模型发布……众多的新品发布会“嵌入”展会,各参展商竞相将展会当作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展示企业竞争力,展会变身创新创造“演武场”。
 
而在展会上, 溢出效应也日益显著。
 
“以前,车站里的卷帘门、电扶梯、空调、闸机、照明每天都要靠人工到每个系统跟前去操控,如今使用智慧车站管控系统后,坐在控制室里就能一键远程操控,单人耗时就能缩短30分钟,既省时间又省人;这个是我们的通信智能运维系统,能实时采集系统的数据信息,以前都是设备坏了才送去修,现在能够及时了解情况,抓前端、治未病……”
 
一口气介绍完,趁着咨询者提问的间隙,南京轨道交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开东迅速拿起一瓶水,喝了几口。
 
作为中国电科所属企业,参展的几天中,该公司展位前咨询的人“你方问罢我登场”。展台上摆放的宣传页一上午已经“见了底”,3张小圆桌的周围都围坐着至少3个人。记者采访时已经接近下午1时,工作人员才匆匆扒几口饭。
 
链伙伴——“老外”扎堆,全球爱上南京造
 
中建三局展位现场,负责混凝土振捣和振捣后整平的一对“孪生兄弟”混凝土智能作业机器人,引来多位参观者驻足。
 
人群中,前来寻找施工方的巴西商人罗尼认真地用手机拍摄了视频,并特意从前台拿了一张负责人的名片。“参加展会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展会在采购高质量产品、发现新供应商和探索潜在合作伙伴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罗尼说,“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超乎想象。”
有些信息参考自会展之家网(https://www.zhanhome.com/)
过去,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施工都是通过传统人工作业方式,由于轨道空间狭窄、施工作业面受限,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投入多。这款机器人投用后,首次参数设定后就能自动完成后续规定范围内的作业任务;遇到障碍物时,还可以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功能,既保障了施工作业安全,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据粗略估计,至少可节省人工费用40%、缩短工期30%。
 
会场外,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动车组、南京9号线一期地铁车辆、导轨式胶轮智慧捷运系统(RRT)、消防移动展示中心等实车展示区也分外热闹。
 
记者进入车厢内发现,这里的参观者外国人居多。他们一边查看产品细节,一边快速用各种语言交流。
 
“近年来,南京轨道交通海外市场发展迅速。”位于南京经开区的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朝富表示,“‘南京造’正在跨越山海连通世界。”
 
近5年,该公司新签海外道岔项目近4000组,合同额超9亿元,产品远销泰国、印度、印尼、菲律宾、南非等32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近年招聘人才时,专门储备了一批懂外语的机械、自动化等理工专业人才,如今团队中不少人已习惯了“飞全球”,海外出差短则4个月、长则半年,脚步遍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链发展——展后“转场”,展商变成投资商
 
展会期间,“乘坐装载南京造制动系统高铁来南京、南京造地铁到会场”成为很多参展商的难忘经历。
 
从康尼机电车门系统到浦镇海泰公司制动系统,再到南高齿的轨道车辆齿轮箱……全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近200家,覆盖研发创新、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供应运维等主要产业节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全链条生产运营能力的城市,2023年产业营收规模已超千亿元。
 
南京有着110多年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铁路建造的发展历史,中车浦镇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成立的浦镇机厂。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轨道交通整车基地,南京的轨道交通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因此,当为期3天的展会结束,展商、观众却意犹未尽。记者注意到,有一部分参展商在展会刚落下帷幕时就忙着“转场”——展会上认识的南京企业伙伴,到了“家门口”,一起相约到“家”里坐坐、工厂里转转、会客室聊聊。
 
“南京是轨道交通产业重镇,很多上下游合作伙伴邀请我们到南京落地。”来自上海的一家传感器制造企业负责人徐奕在参展后特意改签了机票,“南京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等一批研发创新平台,趁着这个机会,考察一下环境。”
 
还有一些参展嘉宾终于闲下来,有机会一睹城市景观。
 
“这是我第一次到这里,真是太美了!”泰国参展商巴颂·乍仑蓬站在秦淮河上眺望夜景时不由得感叹,“过去3天,我一直待在展馆里谈合作,这次终于有机会游玩一下,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谈起合作,他兴奋起来:“我查了一下资料,以南京为中心的放射状市域(郊)轨道逐渐成网,总里程近3000公里,宁句城际、宁滁城际(滁州段)先后开通运营,周边市场容量巨大,这一次展会上我发现了很多潜在客户。”

扫码咨询-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组委会微信二维码
会展之家手机版广告图片
会展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