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瑀:锂电池上下游企业要有命运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1-12-27 15:07 网址:www.zhanhome.com 编辑:会展之家
内容摘要:图为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参加洞见节目 王瑀谈道,自从去年开始,中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以后,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迅速推行碳中和,尤其是欧洲的推行力度非常大,要强制性停止传统车的生产。目前,全球很多车企纷纷宣布不再投入任何有关于传统车...
图为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参加洞见节目
 
  王瑀谈道,自从去年开始,中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以后,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迅速推行碳中和,尤其是欧洲的推行力度非常大,要强制性停止传统车的生产。目前,全球很多车企纷纷宣布不再投入任何有关于传统车的项目,而是全力以赴推广新能源汽车。
 
  “从行业机构给出的预测来看,未来电池基本上的需求是3000GWh,也就是3TWh的水平。”王瑀指出,不出几年动力电池行业就会进入TWh时代,发展非常地快。他透露,根据客户的订单情况,孚能科技目前的产能规划是120GWh。明年行业需求会更高,孚能也不排除扩大产能的可能性。
 
  对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绑定,以及对产业链的影响。王瑀指出,整车市场跟3C等市场不太一样。他说,孚能科技与戴姆勒的合作,仅前期的谈判、验证、样品到定点差不多用了6年的时间,有非常长的验证供应周期。
 
  “在国际上汽车是非常成熟的行业,整车厂非常习惯这样的做法,供应链非常成熟。但是目前电池行业不是这样,国内的整车行业也不是这样。”王瑀解释。
 
  在王瑀看来,要适应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供应链一起共同制定目标计划,共同成长。而双方绑定的时间,也不仅仅是绑定一代产品周期,而是要绑定二三十年。所以,首先技术必须在未来一二十年有保证。
 
  “对我们来说,我们的产品取决于上游是否能够支持未来的发展,首先考虑的也是技术,否则我们要花很多的钱和时间再去验证第二个供应商。”他直言。
 
  除此之外,绑定还需要互信。“像戴姆勒的项目200GWh,当时定点的时候,任何一个材料厂和设备厂都不相信,都觉得不太可能,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今天看来是一个小数字。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的互信非常重要”。
 
  因为绑定的时间非常长,所以在双方还要有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能完成任务。王瑀指出,整车厂向客户交付以分钟计算,未来电池厂也要做到这样,整个供应链都必须做到这一点,保证零库存也要达到。当然,这对整个锂电池产业链都是巨大的考验。
 
  今年以来,锂电池产业链上游材料涨价非常凶猛,价格波动剧烈,很多关键材料都是供不应求。王瑀认为,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整个行业就会有崩溃掉的风险,所以整个产业链必须有协同上的默契和大局观。
 
  “因为上游涨太多,我们可能就要提价,提价之后传导到最后终端卖不掉,那么这个产业就要停止,这个事情就是一个灾难。”王瑀分析。长此以往,产业肯定支持不下去。对于客户来说,对于电池企业来说,都要倒闭。
 
  所以,未来供应链方面的合作非常重要。王瑀强调,上下游企业一定要能变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同发展。要保证各自的利润,同时有能力和资金来研发下一代技术。要以未来几十年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情。
 
  “彼此之间长期稳定的供应,这种模式在国外很容易接受,但在国内现在还有一些困难。希望随着供应链的发展,会慢慢改观,锂电池已经日益形成世界级供应体系,跟世界接轨是迟早的事,这套游戏规则大家肯定都会接受。”王瑀憧憬说。

扫码咨询-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组委会微信二维码
免责申明:
因为本网站的信息内容都是采编自网络或是其他用户投稿,信息内容我们编辑部会先审核一遍,但我们并不能100%保证内容信息正确,如您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网站工作人员,热线:400-600-2281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zhanhome.com/hyxwzx/202112272465.html

签约展商 更多>>

会展之家微信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投诉更正 | 预定展位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C) 2020-2024会展之家网 www.zhanhom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11685号,400电话:400-600-2281
深圳市东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办公地址: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华荣路鹏腾达工业园六栋
回到顶部
会展之家
王瑀:锂电池上下游企业要有命运共同体意识
图为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参加洞见节目
 
  王瑀谈道,自从去年开始,中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以后,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迅速推行碳中和,尤其是欧洲的推行力度非常大,要强制性停止传统车的生产。目前,全球很多车企纷纷宣布不再投入任何有关于传统车的项目,而是全力以赴推广新能源汽车。
 
  “从行业机构给出的预测来看,未来电池基本上的需求是3000GWh,也就是3TWh的水平。”王瑀指出,不出几年动力电池行业就会进入TWh时代,发展非常地快。他透露,根据客户的订单情况,孚能科技目前的产能规划是120GWh。明年行业需求会更高,孚能也不排除扩大产能的可能性。
 
  对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绑定,以及对产业链的影响。王瑀指出,整车市场跟3C等市场不太一样。他说,孚能科技与戴姆勒的合作,仅前期的谈判、验证、样品到定点差不多用了6年的时间,有非常长的验证供应周期。
 
  “在国际上汽车是非常成熟的行业,整车厂非常习惯这样的做法,供应链非常成熟。但是目前电池行业不是这样,国内的整车行业也不是这样。”王瑀解释。
 
  在王瑀看来,要适应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供应链一起共同制定目标计划,共同成长。而双方绑定的时间,也不仅仅是绑定一代产品周期,而是要绑定二三十年。所以,首先技术必须在未来一二十年有保证。
 
  “对我们来说,我们的产品取决于上游是否能够支持未来的发展,首先考虑的也是技术,否则我们要花很多的钱和时间再去验证第二个供应商。”他直言。
 
  除此之外,绑定还需要互信。“像戴姆勒的项目200GWh,当时定点的时候,任何一个材料厂和设备厂都不相信,都觉得不太可能,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今天看来是一个小数字。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的互信非常重要”。
 
  因为绑定的时间非常长,所以在双方还要有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能完成任务。王瑀指出,整车厂向客户交付以分钟计算,未来电池厂也要做到这样,整个供应链都必须做到这一点,保证零库存也要达到。当然,这对整个锂电池产业链都是巨大的考验。
 
  今年以来,锂电池产业链上游材料涨价非常凶猛,价格波动剧烈,很多关键材料都是供不应求。王瑀认为,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整个行业就会有崩溃掉的风险,所以整个产业链必须有协同上的默契和大局观。
 
  “因为上游涨太多,我们可能就要提价,提价之后传导到最后终端卖不掉,那么这个产业就要停止,这个事情就是一个灾难。”王瑀分析。长此以往,产业肯定支持不下去。对于客户来说,对于电池企业来说,都要倒闭。
 
  所以,未来供应链方面的合作非常重要。王瑀强调,上下游企业一定要能变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同发展。要保证各自的利润,同时有能力和资金来研发下一代技术。要以未来几十年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情。
 
  “彼此之间长期稳定的供应,这种模式在国外很容易接受,但在国内现在还有一些困难。希望随着供应链的发展,会慢慢改观,锂电池已经日益形成世界级供应体系,跟世界接轨是迟早的事,这套游戏规则大家肯定都会接受。”王瑀憧憬说。

扫码咨询-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组委会微信二维码
会展之家手机版广告图片
会展之家